倒閉的系所

唸到要倒閉的科系真的滿倒楣,選校選系不要讀太新的,不成熟的系,否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剩悵然而已. 像我們廣電就很旺,教室擠到坐不下,翹課都不會被發現,所以還是要點名,點名先生站門口看哪一個座位空的.

大學對不達招生標準或學術標準肯定會有些動作,

記得我英國的大學是文化研究的重鎮, 但這科系好像因為學術未達學校標準被學校廢了. 所以科系調整是每個大學都會做的手段, 可能是招生 也可能是學術, 學校有總體方向, 是學術的,也可以是世俗的, 原則上讀老系是比較保險.

學校變學店也是有深層原因, 學校的基因也是要回顧校史演進, 科系深層內涵與社會的連結和意義.

教的淺就學的淺, 風氣就浮,

人一多就坐不住, 來來去去, 校園社會兩頭燒.

以前我專科同班同學, 他退伍之後還能一面當華航空少, 一面考回廣播組上學打個卡.

這樣的風氣對人生有什麼影響?

學的淺肯定就輕浮, 後來聽說他在飛機上執行勤務時因偷吃一口蛋糕, 被空姐舉報後來被停飛了.

這種有趣的故事我們廣電系上真是很多. 很多年輕的活寶也活絡了校園的青春.

看到創系的老師寫的文章, 老師還是那個樣, 盡講些虛無飄渺的形容詞, 什麼 心痛, 靈魂裂解之類的.

我以前受不了那種文謅謅, 現在看到她寫的還是那要 還是受不了,

看來中文領域有某一部分是我很不喜歡的, 至今仍是.

我一直都覺得大學只是一段時光,

一段時間的自我啟發與覺悟

老師頂多幫你一把, 扶一把, 調整一下方向,

關鍵還是在那段時間的自我成長,

能不能有個作品代表那段時光?

只讀而不為, 一直填鴨 灌知識 那就去拚考試, 眼光若就是訂在功名,那也是自己的選擇,

現今社會已不同於50年前, 學生的選擇很多, 讀書也不適只有一種方法, 一種管道, 科系勢必會面臨市場法則,

--

--